米乐M6:解锁潞安化工的“科技范儿”
在潞安化工机械集团(以下简称潞安化机)的生产车间,“钢铁与智能”的精彩对话每天都在上演。
这一智能设备的应用,不仅是潞安化机从“制造”迈向“智造”的重要转变,而且是潞安化工集团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积极实践。
作为扎根能源化工领域六十余载的国有企业,潞安化工集团锚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方向,立足“强煤优化育新”现代化产业体系,秉持“价值成就你我”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自成立以来,集团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将科技创新视为发展的强劲引擎,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新技术产业孵化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动企业逐步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华丽转身。
走进潞安煤基清洁能源公司,高耸的塔器与纵横交错的管道构成了一幅壮观的工业图景。曾经,这里的700多个工艺指标、300多个设备指标全靠人工逐一监控、调整与恢复,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出现误差。如今,操作人员只需在距装置500米外的中控室内,借助智能控制系统,就能实时精准调整各项指标,智能匹配机泵电机频率,让装置始终保持最优运行状态。
作为集团煤制油产业链的核心力量,煤基清洁能源公司始终致力于完善煤基产业链条。在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成功开发出高熔点费托蜡、全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煤基精细化学品。费托合成工艺以合成气为原料,在特定条件下合成蜡或油,而生成的费托蜡经过延伸加工,能生产出众多精细化工产品。经过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多年携手攻关,山西费托蜡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煤化工精细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潞安化工集团成绩斐然。“费托合成尾气芳构化关键技术示范”等3个项目入选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承担省级科技创新和科技攻关项目20余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6项;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600多项;荣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65项……这些亮眼的数据,见证着集团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的坚实步伐。
与此同时,集团持续完善科技管理体系,为科技创新筑牢制度根基。先后出台《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科研管理基础制度,初步搭建起科技创新制度框架;制定全省首家《科技项目组运行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探索科技创新收益分红机制,充分激发职工创新活力;印发《潞安化工集团公司技术序列人员选聘管理办法(试行)》,构建起“两层、十二级”的技术序列职级体系。此外,集团还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容错机制,营造耐心包容的创新环境。充分发挥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机制作用,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力度,让科技人员放开手脚干事业、心无旁骛搞科研。并做好科研项目评价,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020年以来,集团研发投入强度由0.81%增长到1.95%,科技创新在降本增效、安全环保、节能降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潞安化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郭百合向记者介绍:“我们聚焦以煤为基的高效节能、清洁转化装备,针对煤化工装备制造行业的共性、关键性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潞安化机拥有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7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这些高端平台不仅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更是集团提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水平的有力体现。
潞安化工集团积极申报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提升平台运行效能。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费托合成尾气芳构化关键技术示范”“费托基Ⅲ+类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关键技术”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在强化科技型企业建设与培育方面,同样成果显著。潞安环能入选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金源煤层气、新疆国泰新华、煤婆科技等企业首次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7家企业入选山西省“专精特新”企业。如今,集团已构建起涵盖7个国家级创新平台、20个省级创新平台,拥有15户高新技术企业、7户专精特新企业的多类型、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好平台孕育好人才。近年来,集团创新引才模式,通过“项目+人才”“平台+人才”等柔性引才方式,聘任刘维民院士等十位专家教授为科研顾问,打造高端决策咨询智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0余名高端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同时,集团加大技术序列人才培育力度,累计选聘300余名技术序列人员,其中首席师34名。以科研项目和“五小”活动为依托,自主专职研发队伍、实战型工程技术队伍、群众性小改小革队伍“三支队伍”建设成效初显。自2020年以来,集团开展科研项目1500余项,自主专职研发队伍和实战型工程技术队伍不断壮大,超过2万人拥有初级以上职称;5万多人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评价证书,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占到技能人才总数的48%以上,技能人才素质持续提升。
展望未来,集团将继续打造高端化创新平台体系,实施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等提质增量,并高标准完成潞安环能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在人才建设方面,集团将落实人才强省“1+N”政策,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开展“三支科技创新队伍”专项培育行动,试行高端人才“以岗定薪,一人一薪”,畅通管理、技术、技能三大人才序列和技术职务人才成长通道,大力开展“五小”竞赛等活动,激发全员创新活力。
2025年3月31日,一则喜讯从潞安化工余吾煤业公司传来:该公司北风井超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项目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这一项目不仅是余吾煤业公司创建零碳矿山的重要成果,也见证了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坚实步伐。
煤炭领域,潞安化工集团聚焦灾害治理、绿色低碳开采、煤矿智能化等重点研发方向,以科技创新助力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上,能源事业部通风部开发的“本煤层瓦斯钻孔精准抽采技术”实现了瓦斯抽采全时域智能分析,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王庄、漳村等4座煤矿应用效果显著;绿色低碳高效开采上,高河能源采用综采长壁膏体充填形式,自2020年起累计采出煤量68万吨,成为省内唯一一座“煤矸石返井和充填开采”双试点煤矿;智能化矿井建设上,集团已建成2座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13座省级智能化矿井,在智能化矿山建设领域成绩斐然,建成投用36个智能化综采面和123个智能化掘进面。新元煤矿建成国内煤炭行业首个5G+智能煤矿,引领了行业技术潮流。
化工领域,同样创新步伐不停。在太行润滑科技公司的研发大楼里,产品开发团队正针对知名企业需求,全力开发专用抗磨液压油系列产品。该公司的风电齿轮油专属复合剂等产品打破进口品牌垄断,还与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并聘请唐勇院士为煤基合成化学品山西省实验室名誉主任。今年5月份,潞安化机获批设立了“山西省煤气化装备技术院士工作站”,引入了中国工程院岳光溪院士及其团队。
聚焦高端化工装备、先进润滑油、煤化一体化等领域,潞安化工集团全面推进化工产业创新发展。
高端化工装备制造上,攻克水煤浆水冷壁直连废锅余热回收煤气化技术,开发出晋华炉3.0,破解了系统热效率和碳转化率等关键技术难题,为我国煤气化技术发展提供了“潞安方案”;先进合成材料开发利用上,3000吨/年煤基茂金属PAO装置成功产出五个牌号的PAO产品,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依托自产煤基全合成Ⅲ+、Ⅳ类基础油原料,先后开发出多种高附加值产品,并成功应用于各类细分场景;在煤化一体化关键生产工艺上,充分发挥集团煤炭化工双主业优势,开展了壳牌炉单烧潞安煤的工业应用研究,突破了助熔剂这一关键技术瓶颈,为企业发展探索出新路径。
不断强化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潞安化工集团还围绕“有市场的技术、有效益的创新”,持续提高研发投入和研发投入强度。实施“五大科技创新行动”,攻关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未来,潞安化工集团将深入贯彻省属企业“1551”创新工程及配套方案部署,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让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持续释放能量,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推荐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米乐M6:江南化工:2024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
- 玻璃钢缠绕罐统一标准doc
- 肥东县搬迁厂房设备回收价格查询今日机械供应
- 米乐M6: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输水管道安装完成预计年底通
- 无溶剂环氧涂料在储罐与管道防腐涂装的应用
- 最新公告!西区财富广场商管公司破产清算!
- 环氧管:专业致力于GRE管道研发和安装
- 璃钢制品研发商科得新材申请新三板挂牌上市
- 交流打开思路助力供水管道技术革新
- 季报三季度枣强复合材料产品价格指数波动上涨
最新资讯文章
- 米乐M6平台: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丨2025年自贡市五
- 米乐M6:解锁潞安化工的“科技范儿”
- 瞭望安全守望者蒋军成
- 山东省莒南县市场监管局开展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培训暨“市监助企”
- 化工设备分哪几种?
- 电工合金股价上涨095%公司主营铜铝复合材料研发生产
- 2025年800立方玻璃钢储罐施工方案docx
- 民乐不锈钢管道深圳应用案例分享
- 米乐M6平台:环氧玻璃纤维缠绕管的6大特点介绍
- 全球与中国可缠绕玻璃纤维管市场需求预测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20
- 米乐M6网页版:5化工设备的设计(1)
- 中国“黑科技”亮了!一批前沿材料+新装备集中亮相这场世界大会
- palipali2检测入口V
- 李功样陈兰英崔英德
- 米乐M6网页版: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 米乐M6平台:中航卓越锻造取得高强高韧性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
- 米乐M6平台:玻璃钢贮罐课程设计
- 公安部的禁酒令及宴请规定:公职人员下班聚餐和饮酒也算违规?
- 兴泰玻璃钢立式储罐厂家保定玻璃钢立式储罐价格
- 米乐M6平台:中国玻璃纤维绳行业:2025正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