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中国米乐)平台-官方网站

米乐M6平台:脱钩难!这些行业依赖度超40%6张图看懂中美贸易真实底牌|米乐M6平台网页版

欢迎光临米乐M6平台网页版!

米乐M6平台网页版

全球时尚环保宿舍家具制造商

做更懂年轻人想要的宿舍家具

宿舍家具定制热线

0752-5957699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米乐M6平台:脱钩难!这些行业依赖度超40%6张图看懂中美贸易真实底牌

文章出处:网络 人气:发表时间:2025-04-21 00:13

  于2025 年 4 月 14 日发布深度报告《美国&中国:成本优势与相互依赖》,用数据解析了依赖度度高消费品、机械等行业背后的深层关联

  评估贸易受损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出口商在自身定价中消化部分关税冲击的空间。这也将取决于其他国家作为替代供应源的能力、中国开拓替代市场的程度,以及中国政府为出口商提供的产业和外汇支持。因此,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弹性因产品而异。在本报告中,我们使用包含约 14000 种独特产品的数据库,计算中国出口商相较于竞争对手的价格优势,以及其在美国市场的份额。

  消费品和机械领域,中美相互依赖程度似乎最高。在大多数品类中,中国相比竞争对手也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52% 的美国进口商品,中国较世界其他地区价格低 0 - 50%,另有 21% 的商品价格低 50% 以上。中国机械制造商平均有 20 - 40% 的缓冲空间,以应对美国加征关税。

  图 1 展示了中美之间的相互依赖情况。例如,杂项制成品(如家具、玩具、运动器材)的依赖程度最高。

  2024 年,美国进口的此类商品中有 46% 来自中国(低于 2017 年的 61%),而这些商品占中国总出口的 24%(2017 年为 40%)。鞋类 / 头饰也是依赖程度较高的品类。此外,部分产品中国对美国的依赖高于美国对中国供应的依赖,如光学、精密、测量和乐器、运输和化工产品。

  中国是 15% 美国进口商品的主要供应国(市场份额 80 - 100%),价格比其他供应源低 40%。尽管中国具有成本优势,但如果关税持续高于 100%,美中贸易可能近乎脱钩。

  自 2017 年以来,特朗普首届任期内的关税战,以及拜登政府推动的 “友岸外包”,导致中国双边贸易减少。美国因芬太尼问题分别于 2 月和 3 月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 10% 关税,4 月 2 日双方又互加 34% 关税。随后,在芬太尼相关 20% 关税基础上,双方互加关税至 125%,以回应中国的关税反制。

  然而,部分商品被豁免 125% 的互征关税,包括一些汽车零部件、钢铁和铝。白宫公布的最新豁免清单,主要涉及某些消费和工业电子产品(智能手机、电脑、笔记本电脑、磁盘驱动器、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半导体器件设备、存储芯片和平板显示器 )。但针对芬太尼的 20% 关税及 1 月 20 日前实施的所有关税仍然有效。这使得受 125% 关税影响的商品金额减少约 1850 亿美元(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为 4400 亿美元)。目前,中国输美商品的平均有效关税为 110%,豁免情况可能很快重新评估,并可能实施新税率(预计低于 125%)。因此,对中国的关税仍具惩罚性,若持续下去,将导致贸易交易量进一步大幅下降,使美中贸易近乎脱钩。

  通过对比数据库中约 14,000 种产品 2024 年底美国从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进口价格,基于到岸完税单价,我们发现多数产品,中国较其他供应源价格低 0 - 50%,这些产品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 52.2%(图 2)。

  其中,机械设备占比较大(25 个百分点),因其单位价值较高;其次是杂项制成品,如家具、玩具、运动器材等(7.5%),以及纺织品(4.2%,图 3)。

  部分中国产品比其他美国市场出口供应商的价格甚至低 50% 以上,2024 年这类产品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 21%,其中 6% 的产品价格低 75 - 100%。

  这意味着,仅从定价角度看,如果关税持续高于 100%,中国输美产品中价格具有优势的将不足 21%。同时,也有部分中国产品价格高于其他供应源,约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 25 个百分点,包括特定机械设备、杂项制成品、化学品、塑料和贱金属。

  另一个维度是中国出口产品在美国进口市场的份额,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定价策略。较低的价格可能带来较高的市场份额,但也可能影响中国出口商的定价权。

  对于中国出口商在美国进口市场份额相对较低(0 - 20%)的产品,其价格平均比美国从其他地区的进口价格低 25%,这些产品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 21%。

  当中国在美国进口市场供应中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 60 - 80% 和 80 - 100%)时,产品价格平均比美国从其他地区的进口价格分别低 32% 和 39%,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近 50%。一方面,主导市场份额可能源于较低价格;另一方面,较高的市场份额也表明中国在这些产品上具有较强的定价权。

  产品类别内较低的单位价值,可能反映出质量或其他特性的差异,并非单纯价格因素。中国作为价格最低的供应商,并不意味着在供应相同产品时更便宜,而是可能表明中国专注于生产低价产品。因此,美国减少从中国的进口可能会增加其进口成本,凸显寻找价格匹配的替代供应商的难度。

  近年来,中国持续的国内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通缩及其在输出通缩方面的作用备受关注。面对额外的关税上调,一个常见问题是,鉴于中国具有竞争力的生产成本,出口商还能有多少缓冲空间?

  米乐M6平台 M6平台网页版

  以机械设备为例,2017 年,中国出口商在美国销售的机械设备中,69% 比世界其他地区的供应商价格低,平均低 38%。在全球通胀高企的情况下,中国是个例外,相对于其他主要出口国,其生产成本竞争力有所增强。经货币影响调整后,中国大陆相对生产者价格水平较中国台湾省下降 15 个百分点,较欧元区下降 30 个百分点。但相对于日本上升了 7 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近期日元大幅贬值(图 5)。这些变化可能反映出相对生产成本的差异。

  除了较低的生产成本,中国大陆设备制造商的利润率约为 10%。因此,仅就机械设备而言,中国生产商最多有 20 - 40% 的缓冲空间,通过进一步降价来抵消关税,并与其他供应商(如中国台湾省、欧盟)在美国市场竞争。然而,为维持美国市场份额而将利润率降至零只是短期策略,部分惩罚性关税成本必须由美国进口方分担。

  另一个复杂因素是非关税贸易壁垒,如反倾销/反补贴税,这因公司而异,差异较大。例如,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浙江鼎力机械,2022 年面临 43% 的反倾销 / 反补贴税,2024 年 11 月起税率降至 24%。在评估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定价权和利润率时,这可能是一个关键因素。

  米乐M6 米乐官方入口

  小额进口免税政策被认为是美国关税政策的一个漏洞,相关货物价值从 2012 年的近 5000 万美元激增至 2024 年的约 600 亿美元。2024 年,包裹总数可能超过 10 亿件,主要是消费品。美国进口的袜子、短裤、毛衣、裤子等纺织品和服装中,中国产品价格比其他地区低 30 - 40%。经过 2 月关税豁免安排的反复调整,最新行政命令确认,对来自中国(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的小额进口商品征收 120% 的从价关税,以及每件邮包 100 - 200 美元的特别关税。

  假设每件邮包的单位价值不变(2024 年为 60 美元),这相当于大幅提高 287 - 453% 的关税。即使考虑到高效的生产网络,中国出口商也难以应对如此大幅的关税上调。如果充分利用 800 美元的免税额度,关税上调幅度为 13 - 145%,与一般进口关税一样具有惩罚性。因此,小额进口免税不再是规避关税增加的途径。

  数据显示,中国在美国市场不同产品的低价细分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用其他国家的供应替代中国产品,可能会导致美国消费者面临价格上涨。

  米乐M6平台 M6平台网页版

  例如,在第一轮贸易战期间,小额进口免税政策的使用估计使个人消费支出(PCE)通胀率降低了近 0.13 个百分点。但如今,中国的价格优势遭遇美国大幅加征关税。静态分析假设美国进口需求弹性为 - 1,那么关税上调 145% 将导致美国停止从中国进口。对于专注美国市场的中国出口商而言,价格优势的丧失将带来巨大冲击。不过,有几个因素可能使贸易不会完全脱钩。

  首先,美国也对其他许多国家加征关税(但暂停了部分措施),并将全球关税提高到 10%。当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互征关税生效后,中国在美国市场的相对关税成本增幅可能低于 100%。具体幅度将取决于美国与其他经济体的关税谈判结果。

  其次,存在部分价格无弹性的需求。约 15% 的美国自中国进口商品几乎完全依赖中国供应(市场份额 80 - 100%),另有 33 个百分点的商品对中国供应依赖度较高(市场份额 60 - 80%)。目前尚不清楚美国能否找到替代供应商,以相近(或略高)的价格提供同等数量的商品。

  第三,尽管越南(46%)和马来西亚(24%)等东盟经济体也受到美国互征关税的影响,但中国的转口贸易仍有一定操作空间。然而,美国可能会加强对进口商品增值来源的审查,对此进行针对性打击。

  美国在互征关税安排中列出了多个豁免清单。附件 II 中的 1039 种产品,约占 2024 年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 5%。行业关税也有待进一步确定(如汽车、钢铁、铝 )。周五公布的豁免清单,涉及 2024 年美国自中国进口的 960 亿美元商品,主要包括智能手机(及其他通信设备)、电脑(及其零部件和配件)、显示器和集成电路。中国供应的智能手机、电脑、显示器和集成电路,比其他供应商价格低 75 - 85%(图 6)。

  而且,美国大部分智能手机和显示器进口来自中国(分别占美国总进口的 42% 和 44%)。这些豁免不太可能是永久性的,据报道未来几周将实施新税率。尽管中国具有显著成本优势,但高关税仍将损害中国出口,并推高美国国内这些产品的价格。

推荐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最新资讯文章